当前版本:中文版 English 繁体版
关于我们   |   实时资讯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专业素质   |   专业能力
专业技能   |   职业素质
认证项目   |   专家委员
项目合作   |   师资力量
培训活动   |   培训心得
学员交流   |   各地机构
证书查询   |   表格下载
在线报名   |   申请入会
快速搜索
素养

专业素质
· 素质
专业能力
· 能力
专业技能
· 技能
职业素质
· · · ·
道德素质 >>
· · · ·
文化素质
· · · ·
行为素质
· · · ·
形象素质
· · · ·
  道德素质  ■
孔子评传(二)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1-8  

介绍:
 

(三)仁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剖析

  关于仁的实质和具体内容,两千多年来的缙绅学子曾从各方向作了多种不同解释,近现代学者也有多种说法,但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还是很难捉摸,其原因就是孔子自己没有统一的解释,往往针对不同人和弟子做不同回答。因此后人就常常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很难有个比较一致的认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最好还是请教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实事求是的方法,把仁本来就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具体内容加以剖析,这样就可能对仁的本质有一总体性的了解。我认为,所谓多方面,实指三十方面,即一是作为道德本身的内容,二是个人对仁的修养要求,二是仁在政治上("为政")的实践。所谓多层次,系指这三个方面又各有自己不同的层次。现从三个方面及其不同层次分别加以剖析,也许可以把头绪理得较为清楚。
  第一,仁作为道德本身内容上的不同层次前已谈到仁有多种含义,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专指道德以及道德的总称而言(参见第153页注②),这里所讲的"仁作为道德本身"即用此义。根据前引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的不完全统计,在仁做为道德总称之下共有四十九个德目,其中每一个德目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仁的某一方面或侧面。例如: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其言也,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②樊迟问仁,子日:"爱人。"③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④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①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②《论语》上记载孔子关于仁的答问很多,但从上述举例中就可看出,里面所提德目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仁的部分内容,只有部分之和才能显示仁的全貌。由此观之,仁作为德目总称,它的伸缩性很大,可以从某个或几个德目来体现仁的部分内容,例如上例中提到的"刚毅木呐"、"其言也"等也都是一定层次上的仁的表现形态,只有所有德目之和才是最高层次的仁。这个仁、在孔子心目中,可以说和圣是等同的。因此低层次的仁和高层次的仁都叫仁,这就是它的伸缩性,而圣则无此伸缩性。在《论语》中,孔于没有提到圣包含哪些德目.他认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能达到圣的境地,这种情况的例子就是: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③从这里看出,孔子认为只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才是圣。·160·孔子评传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本身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德目,而是所有德目的总和在政治上、功业上的表现。这就是使所有人民都能生活安定、精神愉快,是原始人道主义精神,用现在的话来讲,有点像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召下使人民真正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充分满足。孔子认为这才算圣。他在这里把圣和仁做了一个区别,认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地就算是仁,但不是圣。孔子在这里讲的仁是仁在发展过程中某个层次的仁,而下是最高层次的仁。孔子在另一地方讲"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①这里孔子把圣和仁并提,而且他认为自己都做不到,此处显然圣与仁已经达到同样高的境界了。由于仁有不同层次,有伸缩性,因此一般人都能行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②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③至于圣,孔子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有像尧舜那样的人才能以圣称之,所以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①《论语·子路)。
  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雍也》。
  ①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里仁》。
  其有文章。④可见圣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只有通过不同层次的仁的实践的总和,才能最后发生质变而达到圣的境地,当然也想·161·包括个人的天资和条件不同所起的不同作用。至于所有德目中哪一个属于哪一层次,则没有必要做机械的划分,只能大体上指出,通过一系列德目的实现而最后达到最高层次的仁,即等同于圣的境界的仁;换言之,即圣是仁的最高层次、境界,仁是到达此境界的过程。
  ④《论语·泰伯》。
  第二,仁在个人修养上的不同层次。
  孔子在讲个人的道德修养时,特别强调仁的重要性,因为仁既是一切道德之和的总称,同时又包括当时所能达到的文化知识之和。那么,如何才能学到仁呢?孔子弟子子夏有几句话可以反映孔子的思想,这几句话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①意思就是说,广泛地占有知识(博学);提高自我党醒,坚定志向(笃志);对不懂的事情切实向人请教(切问);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进行周密思考(近思);仁的精神境界就体现在这里面了。由此可见,这里"博学"、"切问"、"近思"和"笃志"四者,前三者实际上属于"致知"范围(广泛地占有和消化知识),后者("笃志")实际上属于实践范围(自我觉醒、坚定志向),把"致知"和"实践"相结合,就是学仁的过程和方法。在个人道德修养过程中,由于修养程度深浅、高低的不同,成就大小的不同,根据孔子对此问题在各种场台所谈的不同意见加以归纳,可以把道德修养不同程度的人划分为三种不同层次,即:1.士;2.君子;3.圣人。现分别论述如下:1.士士在孔子时代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也就是孔子所提倡道德修养的最基本的、人数较多的·162·孔子评传层次,他们处于封建贵族的最低层。那时他们的主要出路是做官(仕),他们是各级封建领主贵族统治阶级的后备官吏。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三十方面,一是"食田"(有微小采地的),二是"食禄"(有微薄实物工资的),三是"食力"(自己种地的)。孔子号称的三千弟子,绝大部分属于这些人。孔子也正是按照当时各级贵族后备官吏所需要的德才来要求他们、培养他们的。孔子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士"(包括孔子所有弟子在内)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除了要求他们学好文献知识("六艺")外,特别要求他们在道德上、品格和情操上的锻炼和提高。下面举几段孔子及其弟子在这方面的话: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①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②曾子曰:"士不可以下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③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④上面几段话概括起来是要求"士"应该做到:一是生活简朴,学习艰苦;二是不留恋家室乡土的安乐;三是志气远大、第四章仁的人生哲学思想·163·坚定,一辈子以行仁为己任;四是遇到危难时准备牺牲,遇到有利可得时想到是否合乎道义,祭把时要敬,居丧时要哀。在当时条件下,要求知识分子("士")做到这些,确属不易。2.君子"君子"一词,西周时原系对贵族统治阶级之尊称,春秋时期演变为有道德的人。因而,孔子用君于作为道德修养上比士高一个层次的人的称谓。与他们相对称的为小人,即没有道德的人(小人在西周时是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称谓)。孔子对君子在道德修养上的要求,比对士的要求又有所提高。下面举几段孔子对君子在道德、品格、情操、修养上要求的话为例:①《论语·子张》。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宪问》。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子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①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于哉!"②子曰:"君子周而不比,个人比而不周。"③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④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⑤·164·孔子评传上面所举例言,概括起来就是要求作为君子层次的人,至少应做到下面几点:一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事前不定框框,处理时都以是否符合道义为准则。二是,君子以道义为根本。行为有礼貌,讲话要谦逊,完成任务要诚实。三是,君子主张有原则的团结,反对勾结;小人只讲勾结,不讲有原则的团结。四是,君子讲究有原则的和睦合作,但对不赞成的意见决不附和苟同;小人对不同意见随意附和苟同,但不讲有原则的和睦合作。五是,君多既下忧愁也不恐惧,自己问心无愧,就无所忧惧。
  以上几点比对士的要求显然有所提高。
  关于君子与士的区别和层次,仅就一般要求而言,在日常实际生活中,有时往往足士和君子并提,在当时条件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3.圣人圣人有两义,一是古代对封建帝王的尊称,是后来演变为指道德、智能、功绩至高无上的完人而言。前面说过,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就是尧、舜、禹等数人而已。他自己也曾说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①可见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仁德中全部德目之和的化身,孔子当然不可能对圣人再提出任何道德要求了。因此,这样的圣人只能作为人类向往的理想目标,现实世界中能达到这个目标的人,即使有,也是极少数。因为即使是孔子认为圣人的尧舜,他也是有保留意见的,如前所述,在子贡问及"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问题时,孔子回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接着又说"尧舜其犹病诸"。根据以上情况,作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为政》。
  ④《论语·子路》。
  ①《论语·述而》。
  ·165·为仁的最高层次圣人的具体要求就只好从略了。
  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到成人、善人、贤人等,因为都是"语焉下详",另外如前引孔子所述"圣人,吾下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明确指出了君子与圣人之间的层次关系,所以这里特把君子与圣人作为人的道德修养的两个下同而相挨的层次加以论述,其余成人、善人、贤人等就不另加论述了。第三,仁在"为政"实践中的不同层次"为政"、"从政"和"仕"义相近,即指参加政治活动和做官。前面已经讲过,在两周、春秋时代,士的主要出路就是为政(仕),学习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从政,所以孔子弟子子夏说:"学而优则仕。"①对士、君子从政的最高要求是立不朽之业,而不仅仅是做官食禄。当时针对不朽之业,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②。这三者虽不一定要通过从政才能表现出来,但实际上在当时都直接或间接与从政有联系,因为只有通过从政才可以更突出地显示出或者立德、或者立功、或者立言的仁的业绩。孔子认为从政是很严肃的事情,上要对君负责,下要为民造福,所以他提出士、君子从政的前提是首先要把自己的道德品质学问修养好。因此,孔子对于已经和将要从政的士、君子的修养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三句话,第一句是"修己以敬",第二句是"修己以安人",第三句是"修己以安百姓"③。这三句·166·孔子评传话就其含义讲,第一句指的是"修身",第二句指的是"齐家",第三句指的是"治国平天下"①。下面就把在"为政"中的三个层次,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论述如下。1.修身修身和修己就是前面讲的个人道德品质等修养,是从政的必要条件。孔子认为,士、君子不要怕没有从政的机会,真正要怕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是否已经有所立;不要怕没有人了解自己,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以备让人了解。他的原话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②关于从政必先修身的道理,孔子讲了很多的话,现举数例如下: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③·167·意思是说,如果自己的思想行为都端正了,从政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己思想行为不端正,有什么资格去从政和正人呢!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敦敢不正?"①大意是鲁国大夫季康子问政,孔子说,为政就是把不端正的政治、风俗、民情端正过来,如果你自己带头端正自己,谁还敢不端正呢!类似的话,孔子还说过不少,不多举例了。前面所引孔子讲的几段话,说明孔子把修身对从政的关系看得何等重要。那么,如何进行修身呢?孔子对这个既平常又不平常的问题,用"以简驭繁"的方法,只提出一个字来解决它,这个字就是前面多次提到的"修己以敬"的"敬"字。
  "敬"的含义就是认真严肃、谨慎不苟,也就是对己、对人、对事都要有高度严肃认真、谨慎不苟的态度和精神。"修己以敬"是孔子对子路问如何做①《论语·子张》。
  ②春秋鲁大夫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禄之大者不可为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③《论语·宪问》。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宪问》引《刘氏正义》中语:"修己者修身也,??安人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相传西汉初年儒生根据曾子所传而辑成的《大学》一书,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为为政的四个层次,看来很可能是从孔子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三句话引伸而来的,但把"修己以安百姓"分为"治国"、"平天下"两个层次。由于"治国"和"平天下"做为两个层次界限不很分明,故本书仍按孔子原意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层次。②《论语·里仁》。
  ①《论语·颜渊》。
  君子的回答。孔子在另一处对子张问如何实现仁时的回答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哪五者呢?他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②其实,这二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一个人如果把"敬"的功夫做到了。自然也可以做到恭、宽、信、敏、惠,也就可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修身是无止境的,孔子一面提出"修己以·168·孔子评传敬",另一面在他处又提出"恭、宽、信、敏、惠",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就达到了君子和仁者的地步。能达到这样地步的君子和仁者大概就可以算做合格的从政者了。这是孔子在当时封建社会条件下对为政者提出的修身要求。根据孔子思想,《大学》一书也特别强调修身,不仅把修身列为为政之本,并且扩而大之,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①把修身列为封建社会自天子一直到平民(庶人②)的共同必修课,反映了孔子和儒家对原始社会(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朴素的民主平等精神的向往,确实显示了很高的思想境界。2.齐家这里的齐家就是前面提到的"修己以安人"的"安人"二字的意译,这一点前面已经作了说明,现在还要进一步说明"安人"的"人"这个字。我根据《论语集解》中孔安国注"人为朋友九族"③,把它解释为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在内的总称,简称为"家",这就是"安人"所以为"齐家"的根据。
  西周春秋时期,封建社会中的家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法组织的基层单位(细胞),自天子以至农奴,不论尊卑贵贱,都育各自大小贫富不同的家,而孔子这里所说的家主要是指士以上的(包括各级领主在内的)家和家族而言。因为家是当时社会的基层组织,所以家和国就不得不紧密联系起来而称为国家。下面的例子更可以说明这一点。有一次,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什么不出仕为政呢?"孔子作了如下回答:"《尚书》里面说,'孝啊!既尽孝道于父母,又友爱兄弟,这种孝友精神就会对政治施加影响',这不就是为政吗?为什么一定要出仕才算是为政呢!"④因为人人都有家,尤其是士以上的人,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有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包括九族在内的、规模不同的家庭,再加上亲戚、朋友在内,是一个人数相当可观的、联系或密切或松散的群体。孔子把搞好这个群体的安定团结作为每一个士和君子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是孔子所②《论语·阳货》。
  ①《大学·首章》。
  ②庶人有二义:一为专称,如"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左传·桓公二年》),这里把庶人作为土以下、工商以上地位的人的称谓;二为泛称,秦汉以后渐将庶人释为无官职平民的称谓。《大学》一书既成于西汉初年,故庶人作平民解。
  ③"九族"二字最初见于《尚书·尧典》,原文为"以亲九族"。孔颖达《疏》释为:"九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上至高祖",即指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下至玄孙"即指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再加上自己即为九族。西汉时另有一说,即夏侯、欧阳二氏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合为九族。一般以前说为主。美国史学家摩尔根(1818-1881)《古代社会》也曾谈到中国古代的"九族",说:"我自己的一代是一族,我父亲的一代、我祖父的一代、我曾祖父一代,以及我高祖父一代,各指一族,因此在我之上共有四族;我的儿子的代是一族,④《论语·为政》原文为:"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其中所引《尚书》原话与原文略异,但义相同。《尚书》原文为:"唯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见《尚书·君陈》)
  主张的"安人"(齐家)的目的,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是为政。这是孔子时代封建社会秩序赖以稳定巩固的必要条件。根据以上说明,我们可以想象,在整个宗法制封建社会我的孙一代、我的曾孙一代以及我的玄孙一代,也各指一族,因此在我之下也共有四族;包括我自己的一族在内,共有九族。??很明显,在中同亲属制中与在夏威夷亲属制中一样,是由世代将血亲归纳入各范畴之中的。所有同一范畴中旁系亲属,彼此都是兄弟姊妹。"(见该书第465-466页)·170·孔子评传中,封建贵族统治阶级对广大被统治阶级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三个渠道来实现的:一是政治渠道,即各级贵族统治者通过各级官吏的渠道;二是经济渠道,即通过各种名目的赋税、摊派和勒索的渠道;二是宗法渠道,即通过大宗、小宗、宗子、庶子和辈份以及适用于这些名目的伦理道德及封建迷信等精神上的渠道。封建统治阶级通过这三种渠道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使其像蛛网那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渗透到各个家庭,以此来实施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从而稳定和巩固封建社会的秩序。由于家庭是三个渠道的终端,既是政治统治的终端,又是经济剥削的终端,更是体现宗法制的终端,所以按照封建社会的需要,把家庭治理好,即"齐家",就显得特别重要。正如《易经》上所说:"正家(即齐家──作者)而天下定矣。"①孔子抓住这一点、把齐家(安人)提高到"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的高度,这对中国封建社会所以能够维持数千年之久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至于现在和将来如何看待和解决好家庭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3.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本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但因为治国和平天下之间的共同性多于差别性,放在一起讲似较合适。又因为这个问题在第六章《政治思想》中要专门论述,这里只作简要说明。
  首先,孔子心目中的"治国"是要治成什么样的国呢?看来,孔子理想中的国实际就是文武周公时代的西周同。我们这样讲是很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孔子自己所说的、前已多次提过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①。他一方面赞美西周是"郁郁乎文哉",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吾从周",这不是很清楚了吗?至于西周社会的具体情况如何,在第三章《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已作了详细论述,这里不多谈了。但有一点必须再次强调指出的是,西周领主制农奴封建社会,在武王,成王、周公等这样一些较开明的统治者治理下,自存一番欣欣向荣、安定团结的气象。这是历史所公认的。但从西周王朝建立到孔子时代已历时五百余年,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部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领主制封建社会正在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仍想用建立在领主制基础上的、已经摇摇欲坠的周天子作为大一统的统治者,并恢复西周初朗的统治形式和措施(各种礼仪典章制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当然,孔子非常赞杨和提倡西周初期统治者"敬德"、"裕民"和"爱民"的思想和政策,因为这些思想和政策既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统治的稳定和巩固,也有利于被统治阶级的最低限度温饱的生活条件,这也是有道理的。这里还有一点要附带补充说①《周易·家人卦》。
  ①《论语·八佾》。
  明一下,即当时周天子既然是天下(包括各诸侯国在内)共主,治好西周国。自然也就是"平天下"了,即所谓"国治而后天下平"②。因此,孔子就把治国和平天下合起来说了。其次,孔子思想中要治理好的以西周为典范的封建国家,要具备哪些主要条件呢?根据孔子在《论语》等书中的言论。要真正治理好一个像西周那样的国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明君,二是贤臣,三是民心。
  一是明君。要有一位像文王、武王那样的明君。《中庸》载: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意思就是说文王、武王的政绩都记载在版条(方)、竹简(策)上(意为有案可查),他们人在,政绩就显现,他们人不在,政绩就息灭。接着又说:"故为政在人。"意思就是说为政的好坏在于是否用人得当。
  《论语·尧曰》上也有一句话说: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意即周朝大封诸侯时,所有贤德的人(善人)都富贵起来,所以周武王说:"虽然我有至亲近戚,终究不如有仁德的人好;如果百姓有过错,都应由我一个人来承担。"孔子认为只有这样对人民负责、任人唯贤、热爱人民的明君才能真正把国家治理好。孔子自己就以未遇到这样的明君为一生的遗憾。
  二是贤臣。光有明君还不够,尚需有贤臣的辅助,所以《论语·泰伯》上有一段话说:"(孔子曰)①舜有臣五人②,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本作乳,古"治"字──作者)臣十人③。"这就是说,舜的时代有五个贤臣,天下就得到治理;武王时代有十位贤臣,他的国家就得到治理。当然贤臣下面还必须有各级贤吏,事情才能办好。《论语·子路》上说: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意思是说,孔子弟子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办事要给属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过,提拔优秀人才。"仲弓又问:"如何知道人才而加以提拔呢?"孔子回答说:"提拔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难道别人会埋没他而不推荐吗?"孔子把"为政在人"作为封建时代治理国家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是很有见识的,很值得我们参考。我们现在在领导工作中也特别强调,在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后,能否彻底贯彻,干部是否得力就成为决定因素。这难道和"为政在人"(任人唯贤)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相似之处吗?
  三是民心。有了明君、贤臣,还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人民的信任,即得民心。一次,在子贡问政时,孔子提出"足食、足兵、民信"三条是为政的重要措施。子贡又问,在这三条中不得已而要舍去一条时,该去哪一条?孔子回答是"去兵"。子贡又问,在余下的两条中不得已冉去掉一条时,该去哪一条?孔子说"去食",接着又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很显然,孔子②《大学·经一章》。
  把老百姓对政府是否有信心看成是国家能否存在(立)的最重要条件①。《中庸》上有几句话大体可以反映孔子的思想,即"上焉者,虽善无微,无微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微诸庶民。"这就是说,有些统治者虽说还好,但无事实验证;没有事实验证就不可信,不可信,老百姓就不会心服。所以统治者(君子)为政之道应以修身为本,并使为政的结果得到老百姓的验证。所有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一点,即治国必须得民心。孔子这一主张,到了孟子就发展为"民贵君轻"②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伟大思想家开明民主思想的萌芽。以上三条就是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以西周为榜样的封建国家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再其次,孔子认为治国的最好模式是什么呢?他纵观古代及当时治理国家的各种不同情况,把治国归纳为两种主要的不同模式。他描绘这两种不同模式的原话如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③前三句话描绘的是一种治国的模式,即法治的模式;后三句话描绘的是另一种治国的模式,即德治的模式。第一种法治模式,根据孔子前三句活的含义,其主要内容有三点,即:  
  一、用政法禁令去引导和做戒人民,使人民不要触犯刑律;  
  二、如果触犯刑津,则一律依法惩治;  
  二、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人民因畏惧惩治而不敢作恶犯法,表面上可以做到免于刑律,但思想深处并没有真正觉悟到为非作恶是可耻的行为。孔子对于这种用法治治国的模式并不完全赞同,例如,他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①意思是说,审理诉讼案件,他和别人差不多,问题在于必须使大家相安无事,下发生诉讼案件才好。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孔子寄希望于他提出的第二种模式。第二种德治模式,根据前引孔子所说的后三句话的含义,其主要内容也有三点,即:  
  一、用统治者自己的道德行为去引导和熏陶人民;  
  二、要求各种人的行为都一律遵守礼的习俗和规定;  
  三、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能使人民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为非作恶是可耻行为,而且对上面的领导能真正心悦诚服②。显然,孔子对这一德治模式不仅完全赞同,而且心向往之。他认为,能够实现这一德治模式,就一定能达到"为·176·孔子评传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①的"太平盛世"。孔子虽然积极主张德治模式,但也不完全否定以法治作为可行的补充。孔子说过: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导民,而以刑禁之。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②可见孔子并不完全反对必要的用刑,只是反对完全依靠刑法来治理国家。所以,他又说古之刑省,今之刑繁。凡为教,古①见《论语·颜渊》。
  ②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①《论语·颜渊》。
  ②原文"有耻且格"的"格"字,历来有各种解释。这里采用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对"格"字的解释。原文如下"格,至也。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有所观惑而兴起矣。而其浅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礼以一之,则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一说格,正也。《书》曰格其作心。"根据"格"作"至"解(如"至于善")和作"正"解(如"格其非心",即正其作心),故综其义而意译为"心悦诚服。"①《论语·为政》。
  ②《孔子家语·刑政》。
  有礼,然后有刑,是以刑省。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③这难道不可以证明孔子认为治同最好的模式是德治,而又不完全反对法治,即赞成必要的用刑、仅反对"刑繁"吗!
  ③《孔丛子·刑沦》。


 

版权所有:365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
Copyright (c) www.www.lions076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2
地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52293246  传真:86-10-66095571  E-mail:ywzy331@188.com